|
研祥:集軟硬件平臺服務于一體,引領產業智能化發展持續創新,逆勢增長,這是研祥今年上半年的真實寫照。“盡管受到疫情以及芯片供應鏈短缺的影響,但研祥依然保持高速增長,尤其是在檢測設備、新能源等行業,增長甚至超過50%以上。”近日,研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市場總監遲巍在接受gongkong®采訪時說道。 如此出色的業績背后離不開研祥清晰的發展思路與管理經營。成立近三十年,研祥不斷強化自身技術優勢,推進行業發展,助力客戶價值提升。“盡管今年疫情的反復給市場帶來了諸多不確定性和快速多變性,但研祥仍高效地完成了供應鏈和生產的運轉。”遲巍介紹說,疫情之下,研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保證工廠的正常運作和員工的安全。同時,研祥還積極拓展本土產業鏈,聯動上下游供應鏈企業,依托領先的創新技術與制造實力,將供應鏈變成共贏鏈,相互賦能。 特殊時期之下,研祥展現了供應鏈的強大危機應變能力。據了解,研祥與眾多供應商均達成了深度戰略合作關系,能夠確保穩定、高品質的元器件輸出,為硬件打下了堅實基礎。軟件方面,研祥采用智慧化、科學的供應鏈管理模式,建立了ERP、SRM、BMP等信息系統,完全打通數據閉環,協同化、智慧化實現與供應商深度融合發展。也正因此,在芯片短缺、疫情不斷地雙重影響下,研祥能夠快速響應市場需求,一如既往地為客戶按期提供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 堅持開拓創新,精準把握多元化需求 熟悉與了解研祥的人都知道,工控機是公司的優勢產品。作為這一市場中的領跑者,研祥擁有許多輝煌的成績,但是其沒有滿足于現狀,而是持續地在創新的道路上探索。值得關注的是,疫情壓力之下,研祥依舊推出了多款新產品和解決方案。遲巍介紹說,研祥每年都會推出20%~40%的新產品,并且會根據市場發展提前預測未來需求。 秉承獨一無二、持續穩定的創新理念和方向,研祥每年都會將銷售收入的20%投入研發,在一些重點關注領域,投入比例高達30%。此外,研祥的研發團隊非常注重明確分工,產品的研發會分解給不同的部門,由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為了支持相關市場和行業的研發工作,我們會特別引進一些技術人才,從而更快、更好的打造面向未來的產品。”遲巍補充道。 作為一家非常重視研發和創新的企業,研祥的產品研發體系與市場需求、路標規劃、產品立項三個方面密不可分。在市場需求方面,研祥會深入進行調研,確保新品精準擊中市場需求;在路標規劃方面,研祥前期在時間和空間維度上進行嚴格把控,確保后期產品推出的節奏和系列;在產品立項方面,會對新品進行更為細化的定義,涉及應用市場、規格數據、功能特性、目標成本等,以此打造更具競爭優勢的“爆款”產品。例如,研祥推出的新品,IPC系列、整機類、主板類,都會根據前期調研數據進行優化調整。 隨著工業自動化進程的加快,研祥發現企業對軟硬件一體的解決方案需求持續增長。遲巍表示:“特別是在機器視覺方面,用戶對自動化檢測的需求非常迫切。目前研祥已推出集成核心算法的產品,得到了極高的市場反饋。”此外,在人臉識別、二維碼改造、 AFC、人工智能等新興領域,研祥也在持續地創新和突破,以期將更好、更具備高科技水平的產品呈現給大家。“研祥會以前瞻性的眼光,積極把握市場機遇,結合自身核心技術優勢,及時調整產品策略,推出更貼合市場需求的新品,同時也希望能夠為大家提供更多的新思路、新方向,應對外部市場挑戰。”遲巍講道。 雄厚的技術研發力量和客戶需求為導向的產品設計理念是研祥持續穩步發展的推動力,也使得研祥成長為工控領域的技術領導者。“深入市場,貼近客戶,這是研祥一直秉承的理念,我們也希望幫助客戶解決目前存在的痛點、難點,提升企業數字化、智能化水平。”遲巍總結道。 搶灘工業互聯網,賦能“制造”變“智造” 后疫情時代,機遇和挑戰并存,工業互聯網作為支撐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關鍵基礎,被越來越多地應用到工業場景中。近年來,研祥在工業互聯網的道路上不斷探索,并積極投身于相關領域的開發與應用。“研祥希望將自己打造為工業互聯網體系下,集軟硬件平臺服務于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遲巍進一步解讀了研祥在工業互聯網領域的布局。研祥從工控機切入工業互聯網領域,形成從“端”到“云”的技術和產品發展路線,不僅成立了軟件中心,還儲備了大量技術人才,并推出了“研祥工業互聯網平臺”。 縱觀整個工業互聯網領域,不乏躍躍欲試的入局者,越來越多的企業競相入局布局工業互聯網平臺,對于以工控機起家的研祥來說,布局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又有哪些先天優勢?對此,遲巍認為主要有三點: 第一,研祥在工控行業深耕多年,擁有豐富的行業經驗,良好的口碑與眾多的客戶群,為研祥工業互聯網打下了廣泛的行業基礎; 第二,研祥在物聯網、工業視覺、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等技術領域,擁有深厚的技術積累和人力資源; 第三,研祥各行業各領域的裝備、系統提供嵌入式核心工控部件,由其產品支撐著近3千萬臺智能節點,這些節點控制了各種生產裝備、城市設備、機器人等,支持多達160種工業總線和協議,已連接超過2600萬臺工業設備、20億個儀器儀表,在線41.9億個傳感器,這些都為研祥工業互聯網打下了良好的網絡基礎。 如今的研祥,正在從單純提供高品質硬件的供應商成長為集硬件、平臺、軟件、服務于一體的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領導者。憑借在工控機領域積累的垂直行業應用經驗,研祥已開始向安全保障、智能檢測、遠程運維、健康管理等新業務方面延伸。在技術創新方面,圍繞工業互聯網核心系統進行全面提升,還推出了研祥云故障預測與健康服務系統、邊緣設備接入系統等。 在產業生態構建方面,研祥建立了以行業頭部企業為主的產業聯盟。遲巍解釋說,“研祥希望打造一個生態圈,將產業鏈相關的頭部企業、研發機構,甚至是高校聚攏在一起,通過深入交流與合作,攜手推出更貼近用戶需求的軟硬件解決方案,從而解決現有技術難題以及滿足未來發展需求。”此外,在人才培養方面,研祥還組建了產業大學,希望可以加速助力工業互聯網人才培養。 疫情之下,制造企業正面臨著一場大考。企業不僅需要積極應對市場需求,以數字化技術武裝自己,更要將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在競爭中占據優勢。“目前國產化是大勢所趨,研祥也會根據市場需求,加速推動國產芯應用,力爭在更多領域發揮重要作用。”訪談最后,遲巍表示,“面向未來,研祥將繼續打造精準滿足客戶需求的軟硬件一體化解決方案,引領產業有序發展,成為支撐制造業新格局的中堅力量,賦能制造業轉型升級。” |